在略带凉意穿堂而过的秋风中传来了嘒嘒的,远远近近、此起彼伏的蝉鸣声。

蝉鸣音调很高,差不多 5 kHz;也很响,能到 80 dB。但似乎我从来没有过关于蝉鸣的记忆;有的只是在很小的时候读带插图的法布尔《昆虫记》时所留下的印象:蝉要在地下生长四年,然后自由自在地拥抱夏天,惬意地吸食树汁,直到一两个月以后走向生命的尽头。那时的我总幻想着能喝上蝉的同款饮料——法布尔说树汁又香又甜——不过恐怕这辈子是没机会了。

后来上了中学,学了《蝉》,不过似乎跟小时候读到的完全不同:多了一丝严谨,少了一点纯真。

四年黑暗中的苦工,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,这就是蝉的生活。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,因为它掘土四年,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,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,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。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?

当时对这段话没有什么体会,也没有什么兴味,但过了这么一段时间再来细品,倒是感受到了生命的脉搏。其实四年多的时间对于蝉也足够长了,然而这一个月的享乐确是极其短暂的。

又想到人。一友人这么跟我聊过:在 RPG 游戏里面,玩家可以自己选择如何行动、说什么话,最后可以达成某个结局。每种结局都有不一样的游戏体验,不管是 he 还是 be,不管是不是想要的结果,不同的剧情总是带来不同的感触。也许会有标准的“好结局”或“坏结局”,但是,结局的结局,是 GAME OVER。把这些游戏经验平移到人身上,其实也差不多——不论开局如何,活出来的样子都大同小异;不论结局如何,结局的结局也只有地府报到这一种;而中间的过程也只不过是不同的游戏体验罢了。游戏体验不同,但倒也不必可以为了追求达成某个结局去破坏游戏体验——除非你有很多重开的机会。所以既然结局的结局都一样,那任意一个结局都是能丰富游戏体验的结局。

想想,摆是一天,卷也是一天;emo 一天,乐也是一天;那不如丢掉包袱乐着过。(友人指出 emo 其实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情绪体验,并且我感觉 emo 是会上瘾的)既然怀念几年前无忧无虑的思想状态,不如就试着去还原一下那种傻开心的感觉,那应该也挺好的。

窗外的蝉仍是不住地叫,似乎想要抓住藏青色丝绒布织成的、镶嵌着满天繁星的、盛夏将要落下的帷幕。